时间:2023-06-17 点击量:
石画,顾名思义,是和石头相闭的画。那《石画记》中的石画和哪种石头相闭呢?翻开书读一下,就知晓这种石头即是尽人皆知的大理石。
清代知名学者阮元所著的《石画记》五卷(道光二十年刊印,1840年),堪称大理石画赏玩史上的千古绝唱。这部著作搜罗了阮元以及朋友保藏的近300方大理石屏精品,初次将大理石屏命名为“石画”,遵从著录品鉴书画藏品的格局(近似清宫《石渠宝笈》著录书画藏品的实质,阮元曾介入《石渠宝笈续编》编撰),冠以题铭,标以尺寸,述以画意,咏以诗文,此中多以唐宋诗词和宋元绘画的诗情画意破题品鉴,别出机杼,固然没有图绘形势,却让人身临其境,如见风仪。
正在云南大理石斥地保藏赏玩史上,阮元无疑是最要紧也是最为症结的一位人物。《石画记》五卷,乃中国古代赏石文籍绚烂光华之余晖,堪称中华古石谱之殿军者。同时,其系统独具匠心,阮氏父子以历代名家古画解说大理石之美学内在,赏石如赏画,大部中国古代美术史,贯穿《石画记》所记二百九十八则。阮元为一代经学名家、数朝重臣,治世之余,闲情偶记,对大理石画情有独钟,批评鉴藏,更以长歌绝律遣兴吟咏,撰写幼品为石作记,从诗人、文学家的精神发挥赏石心得,有时同好赠答唱酬一再,盛况空前。全书洋洋数万言,只为点苍奇石一种录谱,亦为异数。阮元著述等身,影响最大确当属《揅经室集》,此中《揅经室续集》卷十收录有较多的石画诗。清代学者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控造云贵总督时,雅好点苍山画面石,看作自然石画,数年一共选石二百九十八块,详录尺寸、图案,各有品题,成《石画记》五卷,问世近两百年,影响深远。正在云南大理石斥地保藏赏玩史上,阮元无疑是最要紧也是最为症结的一位人物。大理石之碰见阮元,比如是酒逢知交,马遇伯笑。
《石画记》刊印至今有180年,固然偶见有影印版,但不断未见有校注本,阅读未便,传扬不广。姑苏作者蒋晖,近年来不断贯注于大理石保藏史的探求,一年前其著《明代大理石屏考》(山东画报出书社2018年2月版)问世,钩浸史籍,阐幽探微,拥有开创性意旨。新近出书的《石画记》校注本(西泠印社出书社2019年8月版),使得这部“堪称中华古代赏石谱录之殿军者”(作家语)得以名篇重光,功莫大焉。
《石画记》校注本的校注者蒋晖是姑苏人,1970年生人,靠近半百之年。其素嗜文件,性好奇石。近年来,对江南园林及闭联书画等古物递藏沿革,以迄江南人物,多有考据,著有《金粉世间明式姑苏》《园林卷子》《吴门牧云》等。
此次刚出书的《石画记》校注本《出书证明》中说:“此次校注,以道光二十年(一八四〇)学海堂藏版《石画记》刻本行动蓝本,参以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学海堂丛刊》刻本,择善径入,校记附于各篇。阮元、阮祜书中国注,加以标点,沿用刻本缩幼字号的体例,系于原书场所。按照本书特质,为轻易读者阅读,对美术家人名、生僻地名、典故、术语、语词予以简注。凡阮元与友朋、学生赠答唱和,涉及石屏、石画而其人著作有案可稽者,翻检若干,援引本事,亦稍作笺注,仅供参阅。”证明了此书出书的根据和校注措施。
屏风之造,由来已久。按其效力又有砚屏、插屏、挂屏、座屏等之别。起码正在宋代,文人把玩一类如砚屏、插屏、挂屏等便已滥觞时兴以(磨砻的)画面石镶嵌之风,到了元明往後,其鑲嵌畫面石的對象集合到了大理石,乃至能夠說,大理石成爲了“石屏”、“石畫”的代名詞,大理石屏成爲了一種時興時尚,所謂“幼屏立硯北,大幅懸牆東”(清阮元《作石畫記題以三十韻》)。因此,大理石屏能夠說是一種奇異的擁有文人氣味的獨特藝術品。
《石畫記》校注本是一本選材極端奇異的書,是一本相閉古代文人心靈天下的書,和《明代大理石屏考》雷同,都是關于中國古代文明一個點的考索專著。
《明代大理石屏考》一書正在多多明代文件中鈎稽索隱,力求尋覓大理石屏的幼幼腳迹,以時刻、賞玩分作經緯,歸納古代家具、賞石、美術史、審排場念、出書物、地輿交通、物價、工藝、風俗等多個視角,商議明初從此閃現的、以“雲山意象”爲主旨審美代價的大理石屏開采、納貢、傳揚、造造、消費、著作、保藏進程,敘述大理石屏正在明代物質文雅史框架下的演變流程,並正在家具、文房陳列屬性以表,商議其行動“貢物”“商品”“禮品”的社會學意旨。
這兩本書的實質對照奇異,谙習者不多,但品讀兩書文字,不但可得到大理石屏的學問,更能品嘗到文人幼品文的那種耐讀的氣味,還能得到近似于“別樣明史”的文明養分。如许的写作体例,正在其他近似以写物为主的著述中是很难读到的。这也证明了作家正在古代文明方面的教养及关于古代文明探求的深远水平。由物及史,《明代大理石屏考》别辟门道,让今世读者感染到了史籍文明的魅力。